走讀台灣-鳳山龍山寺
 
   
   
   
回到首頁
龍山寺
鳳儀書院
東便門、東福橋
縣城殘蹟
 平成砲台
 訓風砲台
 澄瀾砲台
 
 
古蹟
鳳儀書院
 
  鳳儀書院為第三級古蹟,位鳳山市鳳崗里城隍廟邊。其類別屬於書院,指定古蹟時間為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所有權屬國有財產局學產地。係創建於清朝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紳民捐款、捐地,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董建。
 
書院的沿革

  書院有別於官學,是另一種民間興辦學校的場所。書院制度發端於唐,宋、元時達於鼎盛,迄於明清時仍能維持不衰。中國最早的書院為唐玄宗開元元年(西元七一八年)所創設之麗正脩書院,其功用為皇帝的典章學術顧問,專作研究,當時的書院全無學校之意。至北宋時,有聞名天下的白鹿洞、嶽麓、應天、嵩陽四大書院,為書院的大盛時期。台灣之有書院始於清康熙廿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靖海侯施琅所創「西定坊書院」,設置地點在台灣府治(今台南市),其性質屬於義學過渡到正式書院的雛形書院。康熙四十三年,台灣第一座典型書院「崇文書院」,為知府衛台揆於台灣府治所設。今均已不存。鳳儀書院是鳳山市最早的一所民間興辦的學校。
 
書院的運作方式
 
  鳳儀書院是如何運作的呢?以前主書院的講席者,稱為山長,至乾隆三十年諭令改稱院長,相當於現今的校長,是負責教務和訓導的成敗。而書院可分內課生、外課生、附課生三種,成績較好者為內課生,次為外課生,再次者為附課生,而內外課生則有膏伙銀之津貼(相當於獎助學金),附課生則無。書院不但歡迎學生來上課,還供應午餐(相當於現代的營養午餐),下午上完課後,住在附近的學生放學回家,遠道的學生就在書院的學生房舍寄宿。師資除山長外,還有教諭、訓導、教職員、工友等,與現在的私立學校差不多。


鳳儀書院的簡史

  鳳儀書院位鳳山縣署(今曹公國小所在地)東,為清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督建,計屋卅七間、正中廳事三間,左右官廳房各二間,兩廊學舍十二間,講堂三間,頭門五間,義倉九間,聖蹟庫一間。設試桌為生童肄業之所,歲科童試亦於此院舉行。落成時曾刻木碑為記﹕建書院於新邑署之東偏,額之曰「鳳儀」、「崇祀文昌、奎星、倉聖神位於其中」。鳳儀書院院田歲收租粟一千八百五十二石餘,大租糖六百十五斤八兩,租銀(含水租、義學田租、膏火租、大租、園底租、渡船租)一千二百四十三元五角零五尖。書院在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由舉人盧德祥重修一次,日治時期充作鳳山街役所(鳳山市公所前身)員工宿舍,光復後仍由公務人員佔用,以後數度易手,住民份子複雜,且多為中低收入者佔用迄今。

鳳儀書院的現況
 

  鳳儀書院為本縣書院中最具規模者,但目前卻遭近百戶市民佔用,佔用戶私自擴建,毀損情形嚴重。民國八十七年間,高雄縣政府有意整頓,請租、佔戶撤離,經各單位調查結果,補償費及整修費高達三億餘元,擬由中央、省、縣配合編列預算辦理,惟與居民間之協調礙於補償遷移費無法取得共識,本案至今仍懸置。

  現今參觀者須從照壁兩側頭門進入庭院,現在則是大雜院,通道狹窄,佔用戶櫛次鱗比,雜物堆置。鳳儀書院正廳應掛橫額「鳳儀書院」,亦早已不見蹤影。書院的設計是坐北朝南,外牆中央是一堵高丈餘的照壁,使人感覺書院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進入書院就要專心讀書,求取功名。古時候的讀書人,為顯示謙卑,進出書院大門不設在中間,而從照壁的兩邊頭門出入。門廳的正門兩旁有一對抱鼓石,彫刻的紋路典雅柔美,很符合書院的韻味。鳳儀書院採用的木構棟架、門窗、瓜筒、雀替等材質,全採用上等福州杉,木材仍堪使用,外表的彩繪,雖已剝落,稍經整修重繪,要恢復原貌並不難。至於屋頂翹脊、紅瓦、滴水、瓦當殘破部分,只要更新建材,仍可完整如昔。目前,鳳儀書院殘破及髒亂不堪,常令遊客搖頭。

  書院原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民間提倡讀書風氣,兼作歲科童試場,培育人才的地方。鳳儀書院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及地方仕紳倡建,聘請講席,招募生員課讀,推薦參加縣、省及京師等會考,以求取功名,光耀門楣,作為文人晉身仕途的門徑。
 

  鳳儀書院在日據時期,由於公學校制度取代書院教育,一度淪為鳳山郡役所員工宿舍,光復後住戶更顯複雜,迄今形同大雜院,違建戶佔用廳房、走道、空地搭建住屋,砌磚隔間,長期荒於管理維護,雜物充斥,殘破如同危險建築,遊客參觀時,還得拐彎抹角。

  不過,透過專人解說,我們仍能從照壁外牆、門額「登雲路」、「步天衢」、「說禮樂」、「敦詩書」、「陶情」、「養性」、第一進門廳、第二進講堂、第三進廳事、左右學舍廂房等建築物空間,探索書院用途。至於因年久失修而外表剝落的柱身、柱珠、棟架、斗拱、門窗、封檐板、桁條、屋脊磚砌與剪粘、磚牆、石牆,除了斑駁之外,尚可一窺全貌,是一處考證清代學制的活教材。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