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打鐵街
 
   
   
   
回到首頁
產業概況
打鐵街
家具街
赤山粿
蕃藷街
糶米街
竹器店
傳統燈籠店
佛像雕刻
爆米香
 
 
產業概況
打鐵街
 
  打鐵街位於東便門附近,在三民路四十四巷內一條約三十公尺長的巷道,最興盛時,兩旁十多家打鐵鋪並立,每天鏗鏘不絕的打鐵聲音,以及打鐵匠透過高爐鍛造鐵器的製作過程,保留早期農業社會生財工具的各種鐵製農具原貌,歷久不變。
 
  三民路四十四巷是早期的鳳山縣新城東便門城內,一條出入城門的小街道,從前鎮港上溯鳳山新城的小帆船,上岸後進城必經之路。許多來自唐山的打鐵業移民,從老家搬了許多謀生工具,準備在台灣好好創業一番,他們選擇當時最繁榮的鳳山縣城。因此,船一靠碼頭,各式各樣的工具,從東便門的碼頭上岸。
 
  台灣不產鐵礦,製作鐵器的鐵匠來自唐山師傅。大約一百多年前,渡海來台的打鐵匠,帶著生財工具及鐵材,來到鳳山新城東門碼頭,看到城內繁榮景象,將笨重的鐵具搬上岸後,確定這裡是很好的創業地點,直接在現址開店;想不到託東便門人潮川流不息之賜,打鐵生意應接不暇,吸引更多的同行集結,成為古城內有名的打鐵街。
 
  另外,還包括木工師傅、彈棉被師傅、做棕簑衣師傅,都是現在打鐵街附近的主要行業代表。打造鐵器的師傅發現東便門人潮旺盛,生意好做,以當時農業時代,未有工業冶金技術而言,打鐵算是一種賺錢的業,鳳山市東便門打鐵街一口氣就開了十多家,歷經數代而不衰。其中,比鄰開店的棉被店、簑衣店、木器店因打鐵店的火花四濺及吵雜的聲音,耽心波及,陸陸續續搬出打鐵街,往三民路上發展,打鐵店則一直留在原地。
 
  七0年代起,由於工業化大量製造的鐵器傾銷,廉價的鐵器,打擊打鐵業的生意,使得打鐵街走入夕陽產業的命運,迄今尚存四家打鐵鋪苦撐,老師傅大嘆時不我予。
 
  開店入不敷出,打鐵街發人思古悠情,卻僅聊以應付上門的老主顧所需,確保留鳳山市一項重要傳統產業,參觀時應對老師傅的專業精神表示敬佩。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