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蕃薯街
 
   
   
   
回到首頁
產業概況
打鐵街
家具街
赤山粿
蕃藷街
糶米街
竹器店
傳統燈籠店
佛像雕刻
爆米香
 
 
產業概況
蕃薯街
 
  鳳山市古老市集中,與農業有關的蕃薯(甘藷、地瓜),起於日據末期,集中在第二市場對面的光遠路三一二巷裡面,最多時有十多家商販,經手各地運來的批發生意。
 
  吃蕃薯簽的苦日子,是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至民國六十年代的人難忘的記憶。鳳山市蕃薯街成為大批發市場,形成於民國三十年代,當時日本發動東亞戰爭,台灣生產的稻米優先運送到前線戰場,島內稻米存糧不夠島上所需,加上米價上揚,只好尋求三餐裹腹的?價替代品,蕃薯成為首選。

 
  戰後百廢待舉,吃白米飯成為奢侈品。為了填飽大家的肚子,農夫大量種植物美價廉的蕃薯應運而生,當時鳳山市人口密集,對蕃薯的需求量相當大,開店的商家也多,漸成市集。
 
  在光遠路三一二巷,前後不到一百公尺的四公尺巷道內,早期兩旁十多家店面以蕃薯為交易商品,吸引許多家庭主婦來此買蕃薯,摻白米煮成蕃薯飯﹔經濟差的家庭,蕃薯成為主食,白米少得可憐,四十歲以上的鄉親,吃蕃薯簽的日子,應記憶猶新。現在大家的經濟好轉,吃蕃薯飯反而成為一種生活中的美食享受。
 
  近年受到大賣場的影響,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目前蕃薯街尚存五家老店,都有五、六十年的歷史,賣的東西不變,是老一輩鳳山市民懷舊的一條老街。早期甘藷是副食品之一,搭配白米煮食。現在因社會經濟好轉,吃甘藷的人口減少,甘藷市集也逐漸衰落,目前僅存的五家商販仍堅守地盤做生意。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