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尋訪曹公故鄉
 
   
   
   
回到首頁
曹公文化節的由來
「曹公文化節」活動
「羔羊跪乳」、
 「慈烏反哺」的由來
曹公生平事蹟
曹公祠晉升曹公廟
尋訪曹公故鄉
參訪曹謹公墓園記行
曹公年表A
曹公年表B
曹公墨寶
頌贊曹公
 
節慶活動
尋訪曹公故鄉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鄭溫乾
 
  每次擔任「清朝鳳山縣新城古蹟導覽」,介紹曹謹公生平時,總會提到他是「河南省河內縣人」,一提到「河南」,許多參加導覽的民眾,就會出現一臉的錯愕:荷蘭?曹公會是荷蘭人?
 
 
  由於我們生活在台灣,在史地教材上,很少接觸到大陸的河南省。因此,對河南省所知,也是相當模糊。頂多知道是中國大陸的一個內陸省份,有隴海鐵路經過,境內有全國第二大河流──黃河,以及洛陽古城、電視劇「包青天」包公升堂的開封府、中嶽嵩山與少林寺。除此之外,我們對河南省的認知,可說相當有限,更遑論聽過「河內縣」,當然也不知道「河內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曹謹公的祖籍在河南省河內縣,他一生最輝煌的政績在高雄縣市地區,也因「曹公圳」而留名。鳳山市有曹公廟、曹公路、曹公里、曹公國小與曹公巨樹,用來紀念他對清朝鳳山縣所做的偉大貢獻。所以,住在鳳山市的河南省同鄉及曹氏宗族,也以曹謹公對地方上的卓著政績為榮。
 
  身為鄉土文史工作者的我,不能僅憑「曹公圳」來「以管窺豹」,或是「瞎子摸象」,只摸到了局部。因而,有必要從歷史與地理方面,去回溯曹謹公身世與出生地的相關資訊與史料。用以佐證曹謹公一生的功業,不是憑天馬行空創造出來的。
 
  要了解台灣的人文歷史,有二個主軸,一是台灣的原住民各族,另一是漢民族。近年來,由於原住民各族的族群意識高漲,有更多的文史工作者投入,形成一股新興研究課題。移民台灣的漢民族,不論是因天災或人禍造成的族群大遷徙,或是嚮往「台灣錢淹腳目」的淘金夢,在台灣的漢民族,河洛人也罷,客家人也罷,其祖先都來自中原,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這次到曹謹公的故鄉尋根,很巧的是,河南省就是歷史上所指的中原,生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曹謹公的故鄉河南省河內縣,現在改稱河南省沁陽市,自古即有「覃懷古郡、河溯名邦」美譽。我們透過河南省旅遊局、焦作市旅遊局、沁陽市人民政府及沁陽市曹謹研究會逐層剝絲抽繭,順利的找到曹謹公的墓園和他的故居,他的墓園與故居都由沁陽市人民政府列為當地重要文化資產加以保護。
 
  我們尋訪曹謹公出生地,是因為被他在清朝道光十七至二十一年的前後五年內,擔任鳳山縣知縣所留下的勤政愛民事績所感動。沁陽市民則是對他一生的事蹟全部加以肯定而公推為歷代以來,沁陽市出生的傑出人士之一。曹謹公重要的成就,以在台灣的鳳山縣知縣與淡水廳海防同知為最具代表性,蒞台前後八年的政績,鳳山人感念有加,立祠奉祀;淡水人也在他死後,推荐朝廷將他的牌位入祀名宦祠。
 
 
  沁陽市民對曹謹公的認識,則可從他的出生、長大、科舉、仕途、告老還鄉等過程(詳見曹謹墓碑銘文)娓娓道來,成為沁陽人學習的楷模。他的名字,與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元代科學家許衡、明代科學藝術巨星朱載堉、剛正不阿的何塘等沁陽先賢並列,可見曹謹公宧歷大陸南北(河南省及福建省)與海疆台灣,出仕(知縣、知府)三十餘年,中間沒有在老家服務過,但所至民親,既去民思的政績,是沁陽人的驕傲。在海峽兩岸開放民間交流十餘年之後,會引起我們去為曹謹公尋根,也不是一時衝動所做的決定。冥冥之中,曹謹公的精神,感召了鳳山人,也感召了沁陽人,在他已去世一百五十多年後,我們對他一生的行誼,有增無減,這是無法抹滅的事實。
 
 
  以居住在大高雄地區一百多萬市民而言,其祖先務農者,應知「曹公圳」對於高雄平原農田的重要性。一百多萬市民飲用的自來水,也是透過曹公圳引進高屏溪水淨化處理而來。鳳山市區所遺留下的鳳山縣古城殘蹟,也能看到曹謹公政績的縮影。光復後,高雄農田水利會五十餘年,加上日治時期的五十年,前後一百餘年,每年國曆十一月一日在鳳山市曹公廟(祠)舉行的水利代表祝賀誕辰儀式,都是基於「飲水思源、知恩報本」,表 達對曹謹公的追念。
 
 
  曹謹公從中原文化興盛地區所吸收的智慧,在美麗海島台灣西濱鳳山縣,開創永垂不朽的花朵。這趟文化尋根,不但有承先啟後的意義,也讓鳳山市民對曹謹公的認識,不僅是神格化的崇拜,也應視作一位先賢典範,其精神長留鳳山,也算是地方 之福吧!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