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歷史的縮影
 
   
   
   
回到首頁
基本資料
   沿革發展
交通
地名由來
「南台古城」 鳳山市
   古人看鳳山
   鳳山有古意
   歷史的縮影
鳳山大事記
捷運在鳳山
 
基本資料
  「南台古城」─鳳山市  
  三、歷史的縮影  
 
  回溯台灣近代史舞台,我們約略找到南台灣的鳳山市,一路走來的影子,在南台灣佔有一席之地。
 
  荷據末期,鄭成功在永曆十三年(1659)南京一役敗退後,據守廈門、金門,為解決島上軍糧及軍士眷屬定居問題,決定接受在台擔任荷人通事的漢人何斌的建議攻打台灣,作為長期抗清基地。明朝永曆十五年(1661)三月二十三日,率兵二﹔萬五千、船艦四百,由金門料羅灣開航,中泊澎湖,四月一日抵鹿耳門。
 
  鄭軍中途停泊澎湖,已有缺糧之患,在鹿耳門搶灘上陸後,先攻取漢人聚集的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赤崁城),計劃先上岸取得糧援﹔一方面,派馬信長圍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另一方面安撫百姓及派兵屯墾。

  次年二月,荷蘭人投降,退出台灣,鄭成功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府下設天興、萬年二縣;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承天府以南設萬年縣。隨即遣發各鎮營歸汎。
 
  此時有一大批的先民跟隨鄭成功的部隊往「鳳山」方向屯墾,鳳山、左營成為重要屯墾區。鄭經繼位,改東都為東寧,陞天興、萬年兩縣為州,又配合軍屯的進墾,設南路、北路、澎湖三營。

  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克塽降清,明鄭滅亡,施琅上疏留守台灣,清廷才決定將台灣收入版圖,次年全台置一府(台灣府)、三縣(鳳山、台灣、諸羅),隸屬福建省。鳳山自此成為行政體制的縣名,縣署設於興隆莊埤仔頭(今左營),初時轄域包括現今的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及後山的台東地區。

  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林爽文陷城,左營舊城因而殘破,屬於「左營舊城」的年代,宣告結束。

  乾隆五十三年亂平,鳳山市的地位取而代之。鳳山市當時只是一條熱鬧的「草店仔街」,因地勢平坦,且街市輳集,在公文書上稱作「下陂頭街」(屬大竹橋里,在今鳳山市三民路雙慈亭一帶)。此時尚未築城,暫時在外種植三匝刺竹防禦,俗稱「竹城」。

  嘉慶九年(1804),「下陂頭街」益趨繁榮,知縣吳兆麟號召仕紳、商號捐款築城,設六座城門,「下陂頭街」至此才被稱為鳳山縣「新城」,以別於左營「舊城」。縣署就選在現今的曹公國小校址(鳳山市曹公路6號),面積六分多(將近二千坪)。
在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朝,「下陂頭街」的鳳山縣新城,集政治、軍事、商業、文教重鎮於一身,獨領南台風騷達一百餘年(1789~1895)。
 
  甲午之戰,清朝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割讓台灣予日本。日治時期,日人熟諳海島的經營,地方建設著重於高雄港埠及鐵路運輸,行政重心乃由陸地轉向海濱,高雄港一躍而為全台第一大港,昔日小小的打狗港,因國際海運時代的來臨,「高雄(日語Takau」取代「打狗Takau(即平埔族語「竹子」、「竹林」的閩南語音譯)」的土話,高雄成為南台灣的新興大都市,鳳山新城的地位被高雄取代,因而日趨沒落。
 
  曾經是清朝鳳山縣首善之區的「鳳山新城」,因行政體制迭有變更,日人初時沿用鳳山縣,後遭撤縣,改為鳳山辦務署,隸台南縣;後廢署,改設鳳山廳、支廳而鳳山郡、鳳山街役所。
 
  鳳山街役所也在光復後,按照國民政府的行政隸屬,改稱「鳳山鎮」,隸高雄縣。民國六十一年七月一日改制為縣轄市迄今。「鳳山」之名,在南臺灣琅琅上口,維持三百多年不墜。
 
  現代的鳳山市,因緊鄰高雄市,受高雄市工業及港口發展影響,民國六十年代,外鄉鎮勞工人口大量湧入,全市人口激增,五甲地區首當其衝,人口密集,不亞於鳳山市古城區的熱鬧程度,造就鳳山市更加繁榮。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一日調整里行政區,共設七十八里。迄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底,人口達三十二萬九千多人。全市面積26.7451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一萬一千人,居全台第七位。

  鳳山市區尚保存許多歷史古蹟文物,諸如﹕二級古蹟「龍山寺」、鳳山市歷史最悠久的「雙慈亭」、三級古蹟「鳳儀書院」、「平成砲台」、「訓風袍台」、「澄瀾砲台」、「東便門」,紀念水利先賢曹謹的「曹公廟」、獎善懲惡的「城隍廟」、香火鼎盛的「天公廟」、著名老街「打鐵街」、「家具街」、「蕃薯街」等。
 
  三百多年來的蛻變,從草萊初闢,到現今的繁榮市街,「鳳山」的名稱仍保留下來,鳳山市是全省地名沿用最久的城市,是一座名實相符的活的古城市,只要用心去探索,古意盎然的鳳山城,在鳳山市中山區猶存許多古城風貌,等待有意者去探訪。(撰文/鄭溫乾)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