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台灣-《卷五》、 城池篇
 
   
   
   
回到首頁
市長序
作者序
導 讀
卷一、諸山篇
卷二、水域篇
卷三、路橋篇
卷四、聚落篇
卷五、城池篇
卷六、街市篇
卷七、采風篇
卷八、公共建築篇
 
 
老地名
《卷五》、 城池篇
 
<第46講 > 竹橋莊
 
 
   東方為日出之處,因此,知縣吳兆麟於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倡建鳳山縣新城六座城門時,東門取名為「朝陽門」。住在東門附近的居民,則因東門是個明顯的地標,其四周統稱「東門仔」。二級古蹟龍山寺位於東門內,寺前的中山路未拓寬前,清末「鳳山縣采訪冊」稱為下橫街,下橫街與仁和街(又名草店尾街)形成丁字路口,龍山寺正好與仁和街路沖,兩街因龍山寺的香火鼎盛,而形成市集。寺前廣場,在古老照片中,攤販聚集,逐日為市。寺門口兩扇木雕窗聯,刻有「東門保泰,南海流芳;靈通鳳彈,德普海疆。」等十六字,顯示東門的重要性。出城門可通往阿猴(屏東),城門於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中,因開闢往屏東的公路而拆除。
 
 
<第47講 > 西門仔
 
 
  清朝鳳山縣新城西門,曰「景華門」,出城門往西至海口,可達高雄市的五塊厝、苓雅區、大港埔。西門的位置相當於現在鳳山市區光遠路、中山路、自由路、中山西路口的紅綠燈地帶,下有城濠。北側現在有鳳山市有名中華街夜市。夜市商店則位於城外護城濠溝邊,以往商家將污水直接排入濠溝,成為市區內的一段「盲腸」,曾遭縣政府與市公所拆除多次。現已由鳳山市公所向經濟部申請設置形象商圈,面目煥然一新。西門因是往高雄市的交通樞紐,市容顯得相當熱鬧。
 
 
<第48講 > 南門仔
 
 
  鳳山市五甲一路與立志街口,現在是有名的小吃街,夜間更熱鬧,延伸到中山路口與第一市場一帶,形成夜市飲食攤販集中地區。清朝鳳山縣新城南門設在附近,昔稱「安化門」,城門外的南門土地公廟現在仍存,廟名「南門公」。出城門往南,通高雄市前鎮,在高雄港未開闢之前,縣城貨物須經前鎮港及媽祖港轉運到大陸。南門是往一甲、七老爺、新甲等庄必經之地,外有護城河(現為下水道)尚存。住在南門的一帶的居民,統稱此地為「南門仔」。
 
 
<第49講 > 北門仔
 
 
   清朝鳳山縣新城北門,曰「平朔門」,位置大約在中正路與協和路口。清光緒三十三年(日本據台後的第十二年),為興建高雄至九曲堂間的十七點四公里長鐵路,拆除北門及城牆,於城外設置鐵道,曹公路往北延伸,越過城濠,北端設置鳳山車站。自此,北門消失了,出現了一處平交道,成為鳳山人談起北門時,最容易聯想到的地方。住在附近的居民,則稱此地為「北門仔」。早期有些地方混混組成的幫派,以北門為地標,自稱「北門幫」,現已不存。
  
 
 
<第50講 > 東便門
 
 
  東便門位於三民路四十四巷內,與打鐵街相接,是鳳山古城二、三百年來,進出東福橋與過溝仔街的重要孔道,與東福橋、東福祠同列三級古蹟,是全省難得一見的配套古蹟,而且還在使用中的城門與石板橋,古意盎然。城內門額花崗岩上的刻字「東便門」三字,為曹謹知縣於道光十九年督造及題字,生員曹鳴珂建造,因與大東門(朝陽門)相近,東便又稱「小東門」或「同儀門」,上曾增建城樓。東便門為最初由知縣吳兆麟於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倡建六座城門中,唯一尚存者,作為清朝鳳山縣新城的歷史見証。
 
 
<第51講 > 郡南第一關
 
 
  「郡南第一關」位於武洛塘街,出縣城北門,為北上台南府城或觀音山、大社的重要關卡。以前鳳山縣在清朝統治時期,為僅次於府城的第一大縣,人口密集,是守衛南疆的第一重鎮。因此,在嘉慶九年(西元一八○四年)知縣吳兆麟倡建六道城門時,「郡南第一關」為其中一座城門,花崗岩勒石的橫額現存放縣政府,可為佐証。該勒石一度失蹤,被附近居民拿去當水溝蓋,幸經媒體記者王牧之發現,陳報縣政府收藏。民間重視古文物的精神,值得嘉許。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04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製作